《灸療八法》是四種診斷方法和四種治療方法的總稱,是我們研究團隊長達二十年臨床經驗積累的總結。鑒于目前針灸業內從醫者在臨床治療時、較少注意對患者按“辨證”理念選取“施治”的經脈和穴位,更多的是靠背誦傳統的經驗性“穴位配方”乃至歌訣,以致對治療由多種臟腑病癥糾纏在一起的綜合性的“證”的療效并不十分顯著,遂使針灸流于以治療運動系統各種單純性“病癥”為主的治療手段。
我們在長期的臨床實踐中,恢復了“辨證施治”和“以痛為腧”的臨床診斷原則。首先辨析患者所患的特定證群候的主證,是在經、抑或在臟、在腑,以決定是“治標”、抑或“治本”、還是“標本兼治”;再憑藉指壓法循經脈、或臟腑投影區的穴位所產生的痛感程度,進行隨機選穴,獲得了極佳的效果?!耙酝礊殡颉蹦馨厌樉牡呐R床診斷最終落實到與病灶位置相對應的靶向選穴上,從而顯著提高了療效。
1998年,我們研制成功了一種電熱式的【紅太灸頭】 ,僅耗用0.4瓦的電功功率,可強烈地同時輻射出一個帶有15.5波長的窄波段紅外電磁波、和一個1.2-3.0THz波段的太赫茲電磁波,前者由于該波長對人體組織的穿透極深,可以起到對“氣滯血瘀”證的強烈“瀉”的作用,后者可以起到激活穴位下的淋巴細胞和干細胞活性的強烈“補”的作用,從而使【紅太灸頭】同時起到“瀉”與“補的雙重作用”。
1956年張協和老先生發現左右同名經不平衡產生的疾患,與同名經24原穴電阻值的不平衡之間存在對應關系,從而開發出《經絡診斷儀》。上世紀八十年代,前蘇聯為發展航天事業將《經絡診斷儀》改造成《TDS》(遠程診斷系統),實現了遠程、實時顯示患者24原穴電阻值分布規律以及相對應的疾患。
我們通過長達十五年的研究,在經絡辨證的基礎上,優化了《TDS》存在的問題,并自主研發了《“灸療八法”臨床輔助軟件》,補充了上下同名經原穴電阻值的比對、表里關系原穴電阻值的比對以及望診、問診的癥候數據采集。根據中醫的“陰陽五行”和“五運六氣”理念對上述各類數據進行整合和歸納,通過臨床實踐中不斷進行校核和驗證,最終向臨床醫生提供主證是在經、在臟、抑或是在腑的診斷結論。據此還作出了如何進行“以痛為腧循經選穴”、和“以痛為腧投影區選穴”等的建議,